260-270(6/26)
女生D的视频之后会发现,她在意的是女生C,不希望C早恋影响学习。她的同桌女生E是学渣,有时会反复问她同样的问题……凌穗岁连着看了几集,大概明白这个联动的套路了。
每个短剧的结尾都有钩子,而这个钩子会在另一个主角的视频里出现反转。所谓的世界观联动就是这样一层套一层,目前来看链条比较薄弱,也许是因为人太多了。等后面出现淘汰后,主角间的交叉链条大概会多一些。
如果要凌穗岁来评价,大概就是,挺打发时间的?
要说分析这些演员的演技嘛……抱歉,她看不出来。
短剧的每个角色、每段剧情都被贴上了明显的标签,哪怕演员面无表情地念台词,对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会有太大影响。
而且,短剧再短,也是一百集,筹备和拍摄都需要时间。
节目里的演员们还有综艺正片要录制,还要录口播广告,就算天线把她们的时间管理压榨到极致,也能看出明显的赶工痕迹。制作水平太粗糙了,不会是外包给实习生了吧?
不过,这是以凌穗岁对影视剧的标准去看。如果是普通观众,就不会在意这么多细节。
况且从商业角度来说,“打发时间”并不是一个贬义的评价。说句不好听的,别看有些偶像剧项目吹得天花乱坠,在观众心中的作用也就是这样而已。
凌穗岁很早就和周围的人说过,短剧崛起后,会给长剧大分类下的偶像剧、爽剧带来很大影响。
过去几年只是b和b级以下的长剧项目被砍,而《闪亮的她》在长视频平台给短剧引流后,风波恐怕要加速蔓延到a级,甚至s级项目了。
短剧挤占观众娱乐时间,长剧只能走向精品化是必然趋势,只是这个过程,可能会比凌穗岁想象得更快。
《闪亮的她》把演技比拼和选秀的buff叠满,拉了一面“每个演员都是大女主”的旗帜,又给内娱带来非常新颖的联动短剧,一时之间爆到风头无两。
别说同期综艺了,就连在播的影视剧都受到了影响。毕竟《闪亮的她》那边有一百集短剧,这些还要做任务解锁,当观众的注意力被收割走时,长剧的大盘自然就小幅度遇冷。
卓思妤说追这节目的粉丝真的好累,又要做互动任务,又要买酸奶。而且短剧的播放虽然不计入影响淘汰结果的投票,但展示目录却是按照解锁数量排行的。
在内娱,只要有榜单,就意味着竞争。你说你是人气top,结果短剧排在别人下面,你好意思吗?
所以,观众可以通过做任务免费看,粉丝却得氪金卷起来。
有粉丝骂节目吃相难看,节目就出来回应,考虑以乱序方式排列,但之前花过钱,把自担推到前面的粉丝不乐意了。
凭什么啊?谁家追星不花钱?你家看不起就别看了,让选手麻溜退赛吧。
粉丝之间闹起来,吃瓜路人看热闹,节目组悄悄隐身。
莫子晴的算盘可太响了,如果不能解决矛盾,那就转移它,还能炒一炒热度呢。
要卓思妤来说,当这批演员的粉丝实在太辛苦了。她有点想不明白,追星难道不是为了快乐,谁会自己找苦吃啊。
这个嘛,还真有很多人会。
这种付出在经济学上被叫做“沉没成本”。同样是喜欢某个明星,随口夸一句她的演技不错,和为她卷生卷死又花钱又花时间,哪一种情况更让人印象深刻,难以忘怀呢?
流量明星养粉圈,基本都是这个路线。包括凌穗岁在内,也是因为《游戏已上线》大爆后,被围剿她的公司们铺天盖地下黑通稿,粉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