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9章 魏明的钥匙(2/6)
后忙站起来接过花,还跟她握了握手,说了声:“谢谢小朋友。”这还不算完,还有人专门给两人合影。
秦县长把自己捧得有点高,所以当晚会结束后,当他问计魏明该如何发展平安县经济的时候,魏明是真的搜肠刮肚帮他想主意。
“产业分三种,第一产业就是农业,秦县长有没有考虑过搞大棚蔬菜。”
“大棚蔬菜?”
“对。”
秦县长:“我记得前年去首都开会,是个冬天,但是却吃到了西虹市和黄瓜这些夏天生长的蔬菜,听说甚至还有西瓜呢,但我没吃到。”
魏明:“对,这就是大棚蔬菜的优势,可以在冬天丰富人民的餐桌,经济效益也更好,像首都的冬季鲜菜基本都是海店那边四季青公社种植的,而我跟四季青公社的人也认识。”
他时不时还能看到老农卜大春赶着骡车来北大送菜,而卜大叔的儿子卜算子已经去美国留学了。
秦县长眼前一亮,不愧是魏明啊,京城人脉王!
魏明继续道,“如果县里决定做,我可以帮忙联系学习技术,四季青公社的大棚技术都是从日本学来的。”
秦县长心动了,又问了一些大棚蔬菜技术的细节,以及价格问题,听到相比夏天的价格甚至能翻倍,他的眼睛更亮了。
魏明不仅说了这里面的前景,也说了存在的风险:“冬季首都对鲜菜的需求量其实是有很大的缺口的,四季青顶多能满足燕京的干部们,有多余的,还能让大学生们吃上一些,普通老百姓能吃到的就不多了,平安县距离燕京虽然不算远,但毕竟不是燕京,蔬菜又不耐颠簸,我们也没有直通燕京的火车,这是需要考虑和调研的。”
魏明就怕当官的一拍脑袋就引导老百姓种这种那,养这养那,前世老魏也上过这方面的当,种出来发现没人收,或者根本运不出去。
所以魏明提醒县正府一定要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,不要把风险丢给百姓。
现在正处于土地制度转型阶段,好几次开大会都在释放信号,以前都是一个大队集体统一耕种劳作,以后就是各家各户管自己了,风险也从村集体分散到了家家户户。
听完魏明对农业的建议,秦县长道:“那第二产业工业呢。”
魏明想了想:“你知道丝网吗。”
他无耻地把隔壁安平县的发家手段拿了过来,至于秦县长看不看得上就不是魏明能决定的。
而第三产业,实在有些难为平安县了,现在讲这个也不合时宜,老百姓都还没富起来呢,说啥第三产业啊。
看完节目又跟县长聊了这么久,已经很晚了,魏明把花别在耳朵上,骑车回家了。
走之前魏明给秦县长留了家里的电话,如果想要考察四季青公社可以提前联系他。
回到村里,魏明还特意跑了一趟老支书家,跟他说了这个大棚蔬菜的事。
“如果到时候县里决定考察,我会让他们叫上您,您再带个擅长摆弄蔬菜的村民,跟着过去学一学。”
“好,好啊!”老支书知道这是小魏明给他们找的生财门路,这叫致富不忘家乡啊!
明天魏明就要和小红回京城了,魏明不仅要继续创作,而且还要备考月中的函授大学考试。
至于老魏和老娘,他们还要在家住俩天,处理一下家里的事,毕竟这次离开,下次可能就要等到春节前才能回家了。
等老魏把老娘送回燕京他再回山东的剧组,陪剧组走完最后一程。
“另外儿子你说的小狗,我记得我们拍戏那个村子里就有猎户养的土松,